网易
网易娱乐回归巨献:正值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网易娱乐推出“百位明星谈回归”
问1: 还记得97年7月1日那天,你在做什么?
97年7月1日的时候,当时在维多利亚球场做一个大型回归晚会的表演嘉宾,唱歌。好像是唱《我一个人住》:“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就是孤独。”大概就这样。
问2:回归前后香港出现“移民潮”,当时你有没有考虑?
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移民,当时或是现在。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去过很多国家,很多地方,还是觉得香港是个不错的地方,比如说在生活上,因为香港人习惯了什么都很方便,一下楼,就什么东西都有,吃的穿的。如果去了外国,可能会比较不适应。如果在外国,因为买一个东西你都要开车。语言方面,生活习惯。家里的人都不一定跟你走的,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在香港,跟家里人在一起的那种感觉。
问3: 电影中的香港、现实中的香港,你更喜欢哪一个?原因是什么呢?
电影始终是电影,它可以很虚幻的,可以很多虚构的东西,那跟现实是不一样的。有时候电影公司他们都会拍一些很真实的东西。但其实有很大很大的不一样。
问4: 这10年来香港哪个变化令你印象最深?或者与你生活切实相关?
我觉得,当中在香港经历的挺多的就是这10年经历的是蛮多的。比如SARS,还有九七金融风暴。对我,其实在九七之前也有买一些股票,也有一些影响,影响到现在,10年都不敢碰股票。至于楼,当时都已经卖掉了,所以除了自己住的,也没有什么负资产的东西。因为我是很安全的,不会把钱都拿投资去买什么,会留一些钱备用。所以没有经历其他人的负资产,比较幸运。这是我从当中学到的一些东西。因为九七之前大家都认为,不用去拍戏,不用工作啦,可以去炒股票,这种现象其实是很不好的。所以现在看到股票很蓬勃,去到哪里大家都在谈股票,有点像回
到九七之前的那种情况,自己心里还是会很警惕的,很怕出现九七之前的那种情况。看到朋友买,都会说量力而为,不要乱买。这是我从九七学到的一些经验。
问5: 这10年来香港哪个变化令你印象最深?或者与你生活切实相关?
不至于很大。不会没饭吃,或是没地方住,欠人家的钱,没到那种地步,但我身边很多朋友有这种情况,很心酸,圈内圈外的都有。经过那一次之后,学习到就是,觉得人还是要很踏实去工作,很踏实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如现在股票很高,就要忘记当时困难的情形。
问6:10年前你最爱去哪里吃东西、买衣服?现在呢?
10年,我这个人很闷,来来去去还是那几个地方,除非有朋友说最近发现有好吃的东西,等他们先踏出第一步,我才跟着去,生活方面没有太大的改变。
问7: 你更喜欢海洋公园还是香港迪斯尼公园?为什么呢?
两个主题都不一样。海洋公园是陪伴了香港很久了。但迪士尼是新的,因为给大家一种新鲜感,因为以前要去都要去国外,现在在香港也可以去。两种不同的感觉,对游客来说是很好的地方,很方便,来香港很近就可以去了。
问8: 你说得最流利的一句普通话是什么?谁教你的?从哪里学的?
我想现在说得比以前好了,应该不止一句了,我现在讲大家都知道我说的什么了吧。
问9: 和香港/内地哪个艺人关系最好,一起做过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内地演员合得来的不是很多,因为地方问题,大家都要去不同的地方拍戏,一般都是靠短信问好。其实每个跟我合作的演员都跟我差不多。大家都比较好,跟我合作过的。我觉得跟人家比较好,不知道人家觉得跟不跟我好。我觉得是刚去内地拍戏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听错了他们的意思,讲话都会问非所答,一开始拍古装戏的时候,如北京来的他们会带一些卷舌的普通话,很多时候我几乎都听不懂。开始他们讲完后,我的反应是错的,等到看剧本的时候,我发现,唉,怎么回用这种反应呢?经历过这种情况之后,我觉得要学好普通话。很后悔,不能再这样了,不可能跟导演说要重做,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学好和听懂对方再说什么,我才去做反应。要不这样很不好。
问10: 如果让你要拍一部、内地题材的电影,你会自己自己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灵感来自哪里?
内地的电影,我之前也拍过一部文艺片。说深圳的一个画家村,比较有艺术气息的地方。真人真事改编的,我饰演第一个从香港去深圳买油画的一个香港商人。我觉得演得挺有意义的。希望以后多拍点不同的角色。激情戏,我很少拍,像你说的床戏是没有的。最多是吻戏,其实激情戏也不是不好的,其实拍出来最重要是有美感,不会很猥琐。我们看到外国的一些电影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很好的,不会很猥琐的,给我们一种信息就是那是一种爱。但我不鼓励一定要拍。两个人的感情也可以很激情,但不一定要太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