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专稿,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网易娱乐: 还记得97年7月1日那天,你在做什么?
陈淑兰:我记得那天晚上我和一班朋友在海中心看烟花。因为我们觉得回归这天是一个大日子,一定要好好过,因此我们选了在海中心,那一晚很开心。
网易娱乐::回归前后香港出现“移民潮”,当时你有没有考虑?
陈淑兰:当时确实很多人想走或者真的走了,因为突然之间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大家都担心会不会失去什么。我是一个“随大流不蚀底”的人,所以当时我也移民了。当时一直都在香港工作和生活,并没有去其他国家发展,始终觉得香港最好,最舒服。在外面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人们会看你的肤色区别对待。
电影中的香港和现实中的香港,你比较喜欢哪一个?
陈淑兰:喜欢电影中的香港。电影是一个梦工厂,它可以将很多事情残忍、冷酷的一面淡化,并描上美好的色彩。当时现实中总是有很多残酷的,令人心痛的事物赤裸裸摆在你面前。我不是一个很现实的人。
网易娱乐: 这10年来香港哪个变化令你印象最深?或者与你生活切实相关?
陈淑兰:以前我们香港人比较没有“中国人”的概念,会将香港人和广州人、上海人等等区分得很清楚,跟大陆始终保持很远的距离,不亲近。当时最近几年我觉得香港人和内地人亲近了很多。
因为97之前我们没什么机会回内地,但是回归之后内地和香港之间的来往越来越频繁,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比如说我们会回去寻根,去做生意,去认识朋友。这个变化我觉得很开心。
网易娱乐: 和内地哪个艺人关系最好,或者因为合作留下深刻印象?
陈淑兰:我之前有合作过的内地艺人有一些,但是都不记得名字。说到这里我要讲一声:香港艺人要争气才行。内地这么大,有才有貌的演艺人才很多,而且他们很多都很专业、敬业,而且他们刻苦耐劳,兼且好学。所以香港艺人要改变觉得自己不错之后就不寻求进步的心态,而是要看到,哇,他们追上来!我觉得这种艺人的心态很好。
网易娱乐: 如果让你要拍一部内地电影,你会自己自己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灵感来自哪里?
陈淑兰:我现在很少很好拍戏了,做主持比较多,如果我有机会拍内地的电影,我觉得什么觉得都好。因为我平时看电影,看到人家打得很有型,我跃跃欲试,看到人家在电影里很漂亮,我也很像尝试。
网易娱乐:你有没有考虑增加在内地的工作?
陈淑兰:其实我现在差不多每个星期都要去上海或北京,因为我现在在做手表生意,是一个国产牌子,“陀飞轮”,很有使命感。
网易娱乐: 如果你要送一件礼物给香港特别行政区庆祝她十周岁生日。你会送什么?
陈淑兰:我想送直通车票给香港人,这样就把香港和大陆联系的更加紧密。中国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她一旦醒过来就不得了。如果要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需要5年时间,但是如果香港和内地亲密点,多些合作,就可以缩短时间。
[相关访谈]
[相关
[相关访谈]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