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靓颖新专辑造型 [更多造型美图]
常任评委打分:
陈贤江(网易音乐频道编辑):80
我们想象中的张靓颖新专辑是一张国际化的、大气的作品,大家可以很轻易地从中捕捉到玛利亚·凯莉、碧昂斯的影子,并能感受到当下最时髦的国际气息,比如蕾哈娜或黑眼豆豆。可《我相信》并不是这样一张唱片,其音乐个性不如上一张《张靓颖@音乐》,国际化程度则不如萧亚轩。甚至,整张唱片更接近于“台式流行曲”大杂烩,这些流行舞曲、流行摇滚、流行爵士、慢板情歌等曲风其实我们每年都会听各种台湾歌手唱很多次。但是,正因为弱化了音乐风格,专辑的整体性和亲和力反而显得更强了,而张靓颖的演唱也较从前更平实、更少炫技,加上制作人阿弟仔对歌曲的编排控制得很出色,因此,这张唱片应该说是张靓颖出道以来让人听着最舒服和惬意的一张。
卢世伟(《音乐周刊》编辑部主任,主笔、知名乐评人):75
必须承认,张靓颖这些年在音乐道路上的发展越来越明,一方面是路线越来越明确,另一方面是在唱歌方面,她也越来越明白。从华谊转入环球这个国际化公司后的首张专辑《我相信》,张靓颖越发明明白白地拿出了一副国际化路线的风范,曲风更加地大气与奔放,整张专辑听起来很洋气,从制作方面来讲,基本上都在水准之上;而在演唱方面,张靓颖也逐步克服了最初的拘谨状态,尤其是在快歌方面,专辑中个人最喜欢的是她与MC40和HARRY一起合作的《办不到》的,是我记忆中,她唱得最洒脱的歌曲之一。如果说从前她的多次海豚音表现都是为赋新诗强说愁,这一次才算是真正用得合时又合适。标题歌《我相信》的副歌部分也风范十足,把她嗓音的宽度与粘性糅和得恰到好处。
但要说的是,张靓颖有今天的成绩,可谓成也时势败也时势。成在于这几年的乐坛新一辈中,太多浑不吝的浑水摸鱼者在凑数,像她这么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基本具备并有潜力的人就成了物人稀为贵,再加上一个好的平台,于是她一下子就特别突出了;败则在这是一个太急于求成太过于混事的时代,尽管张靓颖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但却缺乏真正可以沉下心来让她细磨成精品的大环境,而且整体乐坛的创作力低下,让张靓颖这些年真正可以被普遍接受并熟知的歌曲还远远不够,《我相信》中,真正能让人过耳不忘的歌曲仍然十分缺乏,很多歌曲从创作上仍给人虎头蛇尾勉勉强强的感觉。并且张靓颖的创作团队在处理她这个歌手时仍难逃模式化的嫌疑,《我相信》的专辑的创意新鲜感方面反倒不如不是以唱歌见长的李宇春的同名新专辑。而在演唱方面,张靓颖虽然已经进步不少,但还有些毛病仍需再花时间改善:譬如,她在演唱上,放远优于收,情绪的收敛与控制调节上仍然欠缺,在慢歌方面尤其表现突出,以至于好几首歌怎么听怎么都觉得提不起劲来,难以深入下去。
爱地人(资深乐评人):70分
纵向比较来讲,张靓颖在加盟“环球音乐”后,确实由后者赋予了更多的大气,以及真正国际化的架势。新专辑也不再有大杂烩的味道,或是在国际化和台湾化之间摇摆不定,从而将两边的分界弄得非常生硬。横向比较方面,既是张靓颖最占便宜、也是她最吃亏的地方,虽然以娱乐的角度可以将她划归为选秀歌手,但从音乐的角度来讲,她所走的当代R&B和Urban曲风等等,毕竟不是华语乐坛的真正主流,有也只是那种蜻蜓点水式的嫁接。因此,张靓颖几乎因为目前的唯一化,而被逼着国际同步,并以真正的国际主流作为参照,直至像这张专辑那样总会给人一种模仿和借览的感觉。但其实这就是国际化的最大弊病,这甚至在美国主流乐坛也是许多歌迷和音乐人之痛,并不该由张靓颖这位东方歌手来埋单。倒是我们可以从这张《我相信》里,听到张靓颖在炫技和情感的平衡上,做了相对以往,更偏重后者的改变。在这个细节而不是标签决定成败的乐坛,这也是这张专辑必须提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