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手把手教爱徒弹头,赵本山与小沈阳。
不同点:赵本山有小沈阳,周杰伦呢?
赵本山的成功不仅仅因为他自身的影响力,更因为他的产业链庞大且复杂,你可以在剧组扫扫地,第二天就成为签约演员;你可以在毫无阻力的情况下直奔春晚舞台;你可以被他保荐给国内知名大导演主演电影。周杰伦目前最有效的推广,也不过是采用新人作品,为新人创作或者跨刀演出。他的时尚设计现在只算小打小闹,还未形成气候。也因为这样,他推出的新人始终受众面有限。试想,歌迷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周杰伦,哪还有空间放下别人?不是歌迷的,又未必真的关心那些新人和周杰伦之间的联系。杰威尔公司每年几乎只靠周杰伦一人的收入养活全公司,所以在资金铺路方面难免显得畏首畏尾。商业效益要凸显,就必须要采用真正商业化的手段去营销。或许周董在电影上杀出一条血路之后,会在娱乐圈里有更多的实权。
我们不难发现,周杰伦与赵本山在娱乐圈上位的过程中的确有所类似,不过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前辈赵本山在娱乐圈摸爬滚打20多年,他所取得的成绩有拥有的运作经验是让现阶段的周杰伦望其项背的。仅一个小沈阳的影响力就可以PK 掉周杰伦的一众徒弟们。不过周杰伦在娱乐圈中做出的努力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无论是从多栖发展开辟新市场上,还是公司内部产业化运作上,都明显优于同期的艺人。所不同的是,赵本山不是一个艺人,他的企业和资金运作不是围绕自己在转,他有详细的投资计划和理财方案。这些计划和方案不是为了守成,反而是带有主动性的出击。周杰伦的淘金之路,目前还在利用自己发展周边产品上,他的号召力在年轻人中无疑巨大,却也逐年递减。相比赵本山,虽然并不融入南方文化,却依然能靠着自己巨大的影响力和宣传力将《落叶归根》这样的电影推向香港市场。
相比与周杰伦作坊式的造星工程,赵本山对推新人的力度就显得大很多。在成名之后,他举办二人转大赛挖掘人才、广收弟子,开办“刘老根大舞台”剧场,建立“绿色二人转”的大本营。目前最为红火的小沈阳和王小虎、蔡维利等人都是赵本山招收的高徒。赵本山“爱徒如子”,通过自己苦心经营的舞台为他们提供各种演出的机会,培育市场人气。从小沈阳在春晚上一炮而红,刘老根大舞台票房高涨等种种现象可以看出,本山传媒一条龙式的产业链条无疑是个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
马上就要发行最新专辑《跨时代》的周杰伦重新回归到他最强势的音乐领域,相信又会引领起新的一波流行热潮,而他参演的美国电影《青蜂侠》也使他有机会顺利打入好莱坞等国际市场。周杰伦若是能顺势开发出其他副业,进而找到自己适合的路子,相信到时,周杰伦的集团利益会有更进一步发展。三十而立,现阶段的周杰伦也才不过刚刚31岁,他还有着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