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影业CEO张昭接受网易采访。
网易娱乐5月17日报道 从光线影业转投乐视影业,张昭身份的变化曾是2011年电影圈备受关注的人事变动,而在高调加盟乐视之后,张昭度过了低调的一年。2012年,张昭从新回到公众视野,一起登台的还有乐视影业2012年的新片计划,以及张昭为乐视画就的宏伟蓝图。在这个蓝图中,包含了时下电影圈最热门的关键词:网络平台、渠道公司、投资发行、中美合拍。在这个电影业危的年代,张昭却觉得好莱坞进来是天大的好事,并预言“中国将因此诞生全球性的电影企业。”
谈产业:喧嚣已成电影产业通病 整体行业缺乏布局
网易娱乐:去年张总从光线来到乐视之后似乎跟过去的风格不太一样了。
张昭:我之所以离开光线到乐视来,也是有一种感觉,就是这个圈子露面太多对于做一些新的布局实际上是不太有利的。我记得2010年下半年的时候,我曾经参加过企业论坛,给电影这块东西题目叫繁荣与喧嚣,我之所以去参加这个论坛,也是因为我喜欢这个题目,但是我后来就给他加了一句,我说电影行业确实挺喧嚣也繁荣的,但是繁荣与喧嚣之后我们要布局,布局是要悄然无声的,要潜下心来布局,这可能是比较重要的,你老关注怎么能繁荣,老关注怎么能够引人注目实际上你是布不出大局和好局的。
网易娱乐:所以在你看来,可能喧嚣恰恰是现在电影行业的通病?
张昭:对。其实2010年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在思考了,中国电影产业从94、95年院线改革,到后来的蓬勃发展,到底缺了什么,现在问题在哪,怎么能够有一个更加长远的一个考虑?我觉得也是因为我从业时间比较长了,大家刚刚开始做电影的时候,发布会啊,电影节啊,论坛啊,很热闹,非常热闹,但对我来说新鲜劲早就不是这个了,仔细想来这些热闹的东西都不长久你怎么能够为接下来十年,所谓2011年到2020年,这样一个十年来做一些布局工作。
网易娱乐:这是你自己的一个想法呢,还是与业内其他的一些企业家也交流过这样的想法?
张昭:说实话我有点顾虑,我觉得我自己想得多一些。可能我在中国电影行业的代表性就是我在国外待的时间比较长,优势可能就是我确实见过猪跑,看到过那个产业化是怎么运作的。今天不管是《阿凡达》也好,还是《泰坦尼克》,3D也好,好莱坞为什么对于美国以外的市场这么强,其实跟它国内长达几十年的布局有很大的关系。在国内做电影公司,光线影业是我从2005年开始做到2010年,五年的时间,它也随着光线传媒一起上市了,但是你做了一阶段企业以后,你会想说接下去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怎么去应对这些行业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是需要静下心来。因为大家进入产业的时间不一样,大家可能大部分也没有我这个经历,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是整个产业入不敷出,现在好莱坞电影又来了,我觉得要从长远去解决这些问题,来到乐视也是希望能够回来做一些布局的事,可能要通过一些布局的东西才能解决。
网易娱乐:你认为现在中国电影产业遇到的问题是因为在布局上有缺陷?
张昭:对,这也正常。从院线制改革开始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确实到了需要对某一些环节进行重新布局的时候了,产品能不能够短期内解决中国电影的问题,拍电影能不能解决中国电影问题,当面对三十多部好莱坞大片的时候,这个能解决问题吗?这是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非常认真的去思考的事。但是反过头来讲,其实从2011年开始,我就已经看到这样一个那就是我们处在一个互联网的年代,我们有五亿网民。但我们电影观众也就是几千万,最高的国产片不过就是五六个亿,在这样一个社会大家这么热衷的靠投资拍电影去驱动这个产业,这是有问题的,这不是一个产业化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