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粒《种种》封面。
网易娱乐4月29日报道 (文/树娃)4月2日,网易原创榜第85期新鲜出炉。陈粒全新发表的单曲作品《种种》本周直冲冠军;旅行团乐队的《Sleep》连升七位获得榜单亚军;而诱导社的《被捆绑的灵魂》则是小降两位排在第三位。
每一次看到关于重口味歌单的时候,总是会看见花粥的《老中医》。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花粥就是典型的“女流氓”,因为她开口闭口都在“bi”,还“bi”得那么开心、痛快。这连带着许多听众也跟着一起开心、痛快,特别是在厌倦了一脉相承“装bi”的文艺之后,花粥的《老中医》就有一种反高潮的快感。当然也因为如此,又让不少清高的听众去诟病花粥太俗气,太没内涵,整出这样低俗的作品阻碍健康精神文明建设。是雅是俗,还是雅俗共赏,这个见仁见智,一个客观的事实在于,这首歌让花粥人气迅速攀升,开始有更多人关注花粥,于是这让当时一直找不到人生出口的花粥顿时看到了光明,找到了方向。事实上如果这些年一直在豆瓣停留也不难发现这“女流氓”可是长期盘踞在豆瓣音乐人的头条,这不是要说明什么问题,而是要告诉大家花粥就是有人气,若是要正正经经地推出一张专辑(无所谓形式)那也是一种必然。
也许很多人就是抱着一种凑热闹的心态等着花粥继续她的“女流氓”人生,更想再来一首《老西医》、《女中医》之类的作品刺激刺激荷尔蒙,却又没想到“女流氓”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女文艺”,这一下子还真是让人不知如何是好?在《乍见之欢》专辑正式推出之前,花粥接连放出的几首预热单曲包括《只不过是》、《20岁的某一天》就有了预示,尽管还是有人要忍住不去意淫,用各种想象为花粥的歌词再度包装,硬是要把“女流氓”的气质从歌词中榨出来,可这也阻挡不了花粥要“洗心革面”的决心。
用“洗心革面”来形容真的是言重了,其实是女流氓也好,是女文艺也罢,很多时候都是大家给花粥强加上去的去的形容词,以花粥的话来说,她创作就是一种抒发自己情绪的方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她甚至不觉得她是女流氓,女汉子,如果非要给她定义,还是以花粥的话来说,她自认为她就是小清新。
如果花粥一直认为自己是小清新,那么《乍见之欢》专辑也就无所谓转型,因为从来花粥的音乐形态不就是如此?说她的音乐是最不像音乐的音乐这话一点都没错,《乍见之欢》专辑正是如此,除了在编曲上变得丰富,音乐结构变得稍显饱满了,老实说在创作这部分也没有太多的改变,好听的说这就是花粥风格特色的保留,不好听的说就是没有进步,可是谁也不能否认这才是花粥的音乐风貌。而这之所以会让某些听众不满,那也是因为花粥变“文艺”了,她不再开口“bi”,闭口也“bi”了,甚至开始变得有内涵,有修养起来。不过也想说,花粥的创作本就是自己抒发情绪的一种方式,且她的歌词本就是具有叙事性的,这就不存在颠覆性,不过是换了一种描绘的方式,不是在刻意张扬雅的部分,而是把俗的部分收了起来。
抛开从前的那一套听《乍见之欢》,整体还是舒服的,还是愉悦的,整张专辑依然弥漫着少女的情怀,存在着不一样的女孩心思。花粥的旋律真的没有长进,可是都很流畅、动人,加之她的歌词具有很强的叙事性,简单、直白,特别在没有了俗气的“污染”之后,整体显得相当地接地气,那感觉就像是有个邻家妹妹毫无设防地把她的各种心思、思绪很坦诚地展露出来。
《乍见之欢》的11首歌曲是从60多首作品中甄选而出,而事实上其中的一些作品花粥都在Live或是以Demo的形式发表过,而这一次的重新收录则是由杨海崧重新编曲、制作,在保留花粥音乐中原味的基础上让歌曲显得更精致。一如这首《远在北方孤独的鬼》,可听性变得丰富起来,音乐的架构也显得饱满了很多,最出色的是歌曲所营造的那一份孤独的意境感很浓烈,贴合了歌曲固有的那一份情怀,让人感受到了萧条、落寞、冰冷。
花粥没有远离自我,却是让内心成长了;她依然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可是她交出的一份真诚、坦然也令人动容。《老中医》是不可磨灭的印记,但是今天的《乍见之欢》也让人印象深刻,重要的是这是花粥在这个阶段对自我状态的一种表达方式,既是如此为何不去珍惜或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