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网易首页 > 网易娱乐 > 电影 > 正文

《喜马拉雅天梯》全国热映 陈坤特辑曝光

0
分享至


网易娱乐11月2日报道 近日,纪录电影《喜马拉雅天梯》成为焦点。它起片遇冷,只拿到了不足1%的拍片,分散在不到20个城市的将近200家电影院力,集中在早上9点和午夜11点的“垃圾场”,但蝉联了同档影片的最高上座率,创造了4倍于拍片比的票房,爆出今秋电影业界最大冷门。

《喜马拉雅天梯》和同样临近映期的《绝命海拔》都将镜头对准珠穆朗玛峰。所不同的是,两部影片,一部是中国人全程纪录了北麓登顶过程的真实纪录片;一部是西方人翻拍的后期视效商业片,暌违四年的《喜马拉雅天梯》除了着力表现登山客背后的高山向导外,更直面了传统藏民族在当下文化与生活方式的鲜活变化,探索出一条介于“人类学纪录片”与“独立纪录片”中间的,更适合大银幕的纪录片新路。

在10月28日召开的“新力量”电影论坛上,《喜马拉雅天梯》被张宏森局长和微影等对电影产业动向敏锐的票务平台多次提及,又在当日的“《当代电影》四人谈”上作为首部在该栏目中出现的纪录电影被盛誉为“纪录片电影的8848”(语出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纪录片界的天梯”(引自著名纪录片学者和制作人张同道)

本片的发行同样犹如登顶珠峰,在攀登的过程中,包括“王石、陈坤、谭盾、顾长卫、老狼……”在内的20多位各界有识精英为它搭起“天梯” 。

坚持推动公益项目“行走的力量”5年,从偶像走成了硬朗的实力派演员的著名影人陈坤坦言——

陈坤发声助力《喜马拉雅天梯》

“我觉得感恩不仅仅是对于人,是对于所有的环境,对于自然,《喜马拉雅天梯》蕴含着这种启示”谈及《天梯》,陈坤直言“情感非常特殊”。

2011年,陈坤启动"行走的力量"心灵建设类的公益项目。旨在号召人们通过最本能的行走,安静下来,与内心对话,获取正面的内心能量,并将正能量传播给他人。5年来,项目的目的地多次选在5000米上下的高海拔地带。一路行走,陈坤与队员们都离不开尼玛校长和这些兄弟姐妹们的帮助。《天梯》中讲到的登山向导就是有关他们的故事。因此推荐这样一部影片,陈坤也带着他自己特殊的情感。

“他们(向导们)在一个非常危险的环境里,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别人的梦想。把实现别人的梦想当成自己的梦想。他们一心在做这件事,他们的作为已经跨越了职业的要求。”

向导们为登顶提前修筑道路

2015年“行走的力量”将主题定为"青年梦想计划",旨在推动青年原创者创作梦想。而这一点也与《天梯》中传递的“助人”、“感恩”理念不谋而合。

“我们有时候忽略去感谢曾经在我们达成梦想的过程里面给予我们帮助的人,但实际上每一个实现梦想的人都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是一个佛教徒,我相信一切因缘和合和机缘巧合的促成,才能恰巧令你实现梦想。这个过程绝对不是简单的个人吸引力法则。可能更多来自于二元对立层面里互相给予的援手。所以感恩,我觉得不只是对人,更是对所有的环境、对自然。《喜马拉雅天梯》就蕴含着这种启示 。我觉得因为《天梯》这样一个电影的存在,也让我反思,‘行走的力量’未来是不是应该做得更有奉献性。”

2011年行走中的陈坤

“我认为纪录片一定要存在在我的观影菜单里面。 ”

尽管近年来主要拍摄商业巨制,但陈坤并不认为商业电影意味着电影市场的全部。拥有丰富多元的类型、片种,为小众电影如纪录片留有一片独立生存空间,在陈坤看来,才是良性市场应有的面貌。““我并不认为我是个高品位的观众,但我认为纪录片不可以不存在在我的观影菜单里面。纪录片可以培养出了不起的观众审美品位,在国外,每年戛纳、柏林、威尼斯(电影节),都会有纪录片的市场。纪录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片种。”

在欧美市场中,纪录片并不小众,加之独立院线、艺术影院的存在早已使观众对于电影的多元选择得以实现。逼真再现生活和自然,大银幕、立体声还原的纪录片镜头比一般电影更具有真实的冲击力。

摄影师在海拔6500米拍摄登山队前进

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的多元格局还未形成,但越来越多有情怀、有梦想的电影人无疑已开始为之努力。《天梯》发行方,传奇时代总经理温诚就曾在电影上映后不无感慨地表示:“在美国和欧洲的影院里,同一条街上的影院放映不同的影片,我想这也将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

影片的制片人雷建军亦多次在访谈中表示,中国应该为纪录片开辟出一片独立生存的空间:“中国不缺好纪录片,就是缺好的放映渠道。那么多好的纪录片只往国外送,我觉得这已经偏离了拍纪录片的本质,难道不是应该用这样的片子去跟中国人交流吗?”

藏族高山摄影师旺堆笑容诚挚

《喜马拉雅天梯》真诚地纪录了真正的攀登过程,充满真挚的思考、真实的震撼和美,每一位地球的旅客都应该来看看这座最高的山,看看山顶亿万年的白雪、大风、盘旋的雄鹰和头顶上璀璨的星空……

来吧!所有赶路的人,这一次,你离8848只有一张电影票的距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罗斯胜利日阅兵,首次出场的“天竺葵”无人机发射系统引人瞩目

俄罗斯胜利日阅兵,首次出场的“天竺葵”无人机发射系统引人瞩目

筹海者张晓东
2025-05-09 08:44:41
524架无人机全方位夜袭,莫斯科保卫战开始:整夜发射数百枚导弹

524架无人机全方位夜袭,莫斯科保卫战开始:整夜发射数百枚导弹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08 16:23:09
印度怒了,大批运输机飞赴巴基斯坦卸下大批装备,强援来了

印度怒了,大批运输机飞赴巴基斯坦卸下大批装备,强援来了

局势帝
2025-05-09 11:42:21
3岁女孩铊中毒,医院独家回应

3岁女孩铊中毒,医院独家回应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5-09 14:17:07
金主花400万包养Coser却遭出轨,带前男友回家做,发现时正穿裤子

金主花400万包养Coser却遭出轨,带前男友回家做,发现时正穿裤子

社会酱
2025-05-07 17:40:21
中美坐上谈判桌前,美副总统先说了一句:台湾问题不会进行交易

中美坐上谈判桌前,美副总统先说了一句:台湾问题不会进行交易

深析古今
2025-05-09 10:56:44
泽连斯基宣布停火一个月,美国向乌克兰提供7.64亿美元购买武器

泽连斯基宣布停火一个月,美国向乌克兰提供7.64亿美元购买武器

史政先锋
2025-05-09 10:43:50
S妈指控汪小菲不让她见孩子!汪小菲回应打脸S妈,曝财产分配内幕

S妈指控汪小菲不让她见孩子!汪小菲回应打脸S妈,曝财产分配内幕

说说史事
2025-05-09 10:48:20
被资本做局了?Jennie穿情趣衣晒大尺度照,Lisa穿内裤走秀引热议

被资本做局了?Jennie穿情趣衣晒大尺度照,Lisa穿内裤走秀引热议

吃瓜少女张小暖
2025-05-08 20:29:41
27国贵宾齐聚莫斯科观礼阅兵,比去年翻三倍,难现20年前盛况!

27国贵宾齐聚莫斯科观礼阅兵,比去年翻三倍,难现20年前盛况!

装甲铲史官
2025-05-08 16:55:08
王雷一家四口住北京大平层,3岁儿子帮李小萌拍照,拍的妈妈好美

王雷一家四口住北京大平层,3岁儿子帮李小萌拍照,拍的妈妈好美

八怪娱
2025-05-08 14:31:14
结棍!上海这家超市终于迎来最懂它的人!韩国人扫货爆款清单曝光!

结棍!上海这家超市终于迎来最懂它的人!韩国人扫货爆款清单曝光!

新民晚报
2025-05-09 15:06:58
文科生的悲哀:中文互联网的信息其实很匮乏

文科生的悲哀:中文互联网的信息其实很匮乏

老头和你随便聊聊
2025-05-09 08:25:14
网友爆料:有朋友在工行买到“掺假金条”?工行南翔支行工作人员:仍在调查,不方便透露,无法给予具体答复

网友爆料:有朋友在工行买到“掺假金条”?工行南翔支行工作人员:仍在调查,不方便透露,无法给予具体答复

和讯网
2025-05-08 16:41:31
塔利班推特公开呼吁,给我一个面子行不,印度和巴基斯坦别再打了

塔利班推特公开呼吁,给我一个面子行不,印度和巴基斯坦别再打了

碳基生物关怀组织
2025-05-08 18:37:49
9元拉面遭嘲讽后续:老板拒绝道歉,店铺差评过万,目前已闭店!

9元拉面遭嘲讽后续:老板拒绝道歉,店铺差评过万,目前已闭店!

小晨同学啊
2025-05-09 12:49:06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观察者网
2025-05-09 11:40:03
成都网约车人证暴增达31万个!市场严重饱和,相关部门发出警示…

成都网约车人证暴增达31万个!市场严重饱和,相关部门发出警示…

火山诗话
2025-05-08 12:22:47
许红兵,主动投案

许红兵,主动投案

观察者网
2025-05-09 10:57:11
升级发酵!仅过3天,赵心童冠军或被剥夺?六大名将集体举报

升级发酵!仅过3天,赵心童冠军或被剥夺?六大名将集体举报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05-09 09:07:35
2025-05-09 15:56:49

娱乐要闻

张柏芝把锋菲恋的体面彻底踩在了脚下

头条要闻

普雷沃斯特当选新一任教皇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对话萨维奥拉:希望中国能有更多武磊出现

财经要闻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科技要闻

奥特曼:不怕中国赶上 就怕美国犯愚蠢错误

汽车要闻

绝对能省心过日子 荣威D6满足家用车三大标准

态度原创

游戏
旅游
时尚
房产
公开课

《轩辕剑3》Switch日版再度跳票 这下比NS2还晚了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20~60岁穿都美!这件无龄感上衣太绝了

房产要闻

海口顶级名校官宣增扩!南海大道、金盘的业主们要沸腾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