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销量破纪录 老美为什么爱女子十二乐坊 |
2004年09月17日 17:35 南方都市报
|
|
女子十二乐坊再次香到墙外,成功拿下了美国市场。当地时间8月17日,乐坊全美同步推出新专辑《东方动力》之后,迅速占据多个排行榜:RIAA(美国唱片工业协会)国际类唱片销量排行第一,RIAA综合唱片全美销量第二,美国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网销量排行第十,MTV排行榜连续四周第一,在Billboard的TOP200中排行第62。这是刚从美国回来的乐坊经纪人王晓京告诉记者的,他同时表明,这些成绩,创造了亚洲艺人冲击美国乐坛的最好成绩。到9月5日为止,这张专辑全美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20万,并仍在持续增长中。到底,她们对美国干了什么?乐坊经纪人王晓京详细讲解了十二乐坊进军美国的25天。
“在我们去的那几个城市,到处都能看到乐坊的广告,甚至路牌、公交车、电车上都有。”
“我在美国就感觉到老外非常喜欢她们的音乐,说听她们的音乐很舒服,能睡好觉。”
“美国人的赞赏,比国内媒体多得多,也比日本多。演出结束后现场非常热烈,他们会吹口哨、鼓掌或者站起来又喊又叫。”
——经纪人王晓京
到底,她们对美国干了什么——
其实早在2001年冬季,乐坊成立没多久,王晓京就梦想着能够让乐坊到美国发展。他觉得中国人太了解民乐,只有外国人才对中国的民乐感到好奇,因而才有市场。当时,美国一家名为七彩桥的公司,表示愿意帮助乐坊进入美国,甚至打进格莱美。但他们寄出资料之后,格莱美的评委们没有作出回应,加上七彩桥本身不是唱片公司,没有能力操作乐坊进军美国,“美国梦”最后不了了之。
稳稳占住日本市场之后,进军美国被再度列入乐坊的计划。从去年年底开始,乐坊和他们所属的日本公司就开始作准备:开始制作专为美国市场量身定做的专辑,并开始高调宣传自己的美国计划。随后,乐坊先是解除与广东杰盛唱片多年的合作,防止在美国发展期间,国内版本的音像制品会流入美国、冲击市场。同时解除跟环球唱片的合作,因为环球不能为乐坊的美国市场铺路,转而签约愿意帮助乐坊攻打美国市场的EMI唱片。EMI为了乐坊在美国发展,专门成立了一个厂牌。
但EMI只是帮乐坊在海外发行唱片,却不负责她们在美国的宣传事宜。今年3月初,帮助乐坊走红日本的Platia唱片,在美国开设分公司,开始负责乐坊到美国发展的具体事宜。公司一成立,马上进行市场调查。虽然王晓京不知道调查的具体形式,但他知道结果:“都看好,美国人觉得从音乐形式到十二乐坊这种演出形式,一定能有市场,他们很喜欢中国的民族乐器。”
确定专辑将在8月17日推出之后,乐坊在美国的宣传攻势立即展开,部分媒体上开始出现乐坊的报道。而从8月初开始,关于乐坊的广告频繁出现在媒体上和街头,王晓京这样形容:“在我们去的那几个城市,到处都能看到乐坊的广告,甚至路牌、公交车、电车上都有。”8月11日,女子十二乐坊正式登陆美国。
这次去吊他们胃口 下次就是全美巡演
8月11日,乐坊首先来到洛杉矶,并与第二天晚上在加州大学的ROYCE HALL举办了乐坊在美国的首场演出。8月17日,她们在西雅图举办专辑《东方动力》的首发式,当晚在西雅图市中心Moore Theatre演出。8月19日,在三藩市Bimbo’s 365 Club演出。8月25日,在明尼苏连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Historic Pantages Theatre演出。8月26日,在芝加哥Park West演出。8月28日,在大西洋城Variety Playhouse演出。9月1日,在夏威夷Honolulu Hawaii Theatre演出。
以上是乐坊这次去美国的行程。每到一地,她们除了会举办发布会和录制电视节目之外,最重要的是演出。王晓京说:“这是按日本的那套做法,用表演的形式来做宣传,可能更直观一些,突出视觉效果,也是为了突出乐坊的整体形象。”这些演出都是选择在小型场地进行,每场除了招待当地媒体之外,只能容纳一千多观众。而所有演出的门票,都是在乐坊到达美国数周之前,就已经全部卖出。
当记者问到选择小型场地是不是担心第一次去美国会冷场时,他回答说:“不是,这次除了去做新专辑首发之外,更主要是为11月在美国的巡演做准备、热身。为了吊他们的胃口,所以选择小型场地。下一步,就是我们的全美巡演,由于美国太大了,而且我们还有其他演出,巡演会分两次进行。一次是11月,大概会去20天,另外一次是在明年5月份以后了。这样一波接一波的宣传比较实在,因为美国大,不像日本那样在东京轰起来就行,所以得慢慢来,最重要做好口碑,让他们慢慢认可。”
| 
|
|
责任编辑: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