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传出了专辑《可以爱·何炅》销量40万的消息。这个消息让很多人偷笑不已。这些人大概分两种。一是疯狂的歌迷,他们会因为自己偶像的唱片销售成绩喜人而变得兴高采烈。另一个就是唱片产业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笑可以称作会心一笑,因为他们明白,很多时候,所谓唱片销量,不是卖了多少万,而是想卖那么多。
其实夸大销量是众多歌手发片后“必须”要做的。前两年,你经常能在报纸或网站上看到谁谁谁为专辑销量超过100万而举行庆功宴,并企盼夜里做梦时能得到他们成功的秘诀。但去年王菲首日销量100多万和刀郎事件在得到质疑后,很多人才如梦方醒:原来他们成功的秘诀只在于敢想、敢说、敢发。
可为什么这些唱片公司老喜欢拿销量说事儿呢?原因就在于内地的唱片公司根本不能指靠歌手唱片的收入过活,更多的是靠演艺和广告。这么嚷嚷就为了给那些急着找偶像代言产品的企业家一个信号,意思是说“好卖的艺人常上榜,选择了我们销路广”。
在娱乐产业发达的英国,就没有吹嘘销量的问题。那边儿销量的公布一般都和税收挂钩,专门的销售排行机构,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按单曲唱片、专辑和网络下载数量这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并公布于众。谁要是在20万的后面不小心加了一个“0”,那税务机关就以金融犯罪的名义罚你两个“0”。
真希望咱们的税务部门也能时常关注娱乐新闻,按照他们说的销量开出相应的税务单,当你们走进办公室的那一刻,肯定能看到一个人哭丧着脸说,“我们真的没卖那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