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音乐人玩出最前卫 最怪异的声音 2003年07月07日09:36:36 北京青年报 李涛
|
今年最前卫的发型是什么?最流行哪款服装?哪款车型最诱人?这些都不能吸引他们,数码音乐人追求的是今年最前卫、最酷、最怪异的声音;宇宙的声音、CD机卡壳的声音、身体转动带动的风声、刷卡的声音,噪音在他们的精心“导演”下,都可以编排成动感的音乐;每个数码音乐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没有特点就无法生存,没有想法就无法创作;数码音乐很“冷”,数码音乐人很“酷”,他们爱玩,在玩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音乐。
出镜人物一:马军著名的音乐制作人
成才历程:马军热爱艺术,父母又都是搞音乐的,所以自幼便随父母学习民乐。小时候马军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买不起钢琴,就凑合着学了个二胡,高中时开始接触古典吉他、钢琴和架子鼓,后来觉得拉二胡特没面子,也没有报考音乐学院而是学习了装潢设计专业,把音乐完全当成了业余爱好。到了1997年,恍然大悟的马军认为自己再不从事音乐工作的话就是浪费生命,于是辞职与同学共建了“寒塘音乐工作室”,玩起了数码音乐制作。
曾经为窦唯、张楚、鲍家街四十三号、子曰等乐队制作专辑和录制单曲;为电视剧《大明宫词》音乐及主题歌进行录制;为各种电视晚会进行编曲。2001年底,为中国第一部数码电影《青娜》打造全新的数码音乐。
风格:马军做出的数码运用了许多自然界中没有的音源,充满了神秘,让听者有幻想的欲望,在听其自己创作的《印度》一曲时,曲中不时传来印度人的说话声和鸟叫声,使人身临其境,才体会到原来音乐也可以用美丽来形容。
出镜人物二:丰江舟39岁数码音乐制作人
听马军的音乐与丰江舟的音乐间隔不到一小时,感觉到二人虽然同是做数码音乐的,但却风格迥异、大相径庭,马军的音乐给人美的感受,而丰江舟的“噪音”音乐却让人一下子难以接受。
成才历程:在美院学习的美术,最擅长的就是设计。丰江舟告诉记者,自己不适合规律的上班时间,一直做着自由职业者。97年以前与朋友组建了一支地下乐队“苍蝇”,那时候很讨厌数码音乐,觉得不真实太冷了,感受不到演奏者的感情,与其格格不入,但自从听了一支德国的数码乐队演奏后,发现原来数码也可以做出这么优质的音乐,于是决定投身其中。
■数码音乐人的工作一个人工作不孤单
数码音乐人大都是自由职业者,用不到20平方米的地方开一个工作室绰绰有余,他们大多数时间是天马行空,自己工作,不过偶尔也会请人协助。
一个人工作的理由:马军认为对着机器比对着人好,听话、简单、耐用、牢固而且不出错。并且机器还可以做出许多人工不能做出的声音以及自然界没有的声音。
工作流程:以为歌手录歌为例,先要歌手拿来歌篇清唱一下,询问其是拉丁风格、RNB风格或是民族风格等,因为每个风格的音乐各有其不同的音源。在了解对方的要求后,就从音源处调出不同的声音实验,多则需要一星期,少则需要两三天,编好曲后就是配器做出伴奏音乐,在歌手合完音并满意后,便可把母带交给歌手,就万事大吉了。
工作乐趣:做自己想做的事,调出不同的声音,可改变每一个声音的音高,时刻在研发着新的声音。
收入情况: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收入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数码音乐人的设备器材航母打造顶级发烧友
在马军不到15平方米的工作室中,主控键盘、调音台、数码录音机、模拟合成器等机械和设备已经占据了房间的一半。他说:“这套设备全都来自国外,日本的、美国的、英国的,我觉得这些机器造型设计特酷。这套设备一共四五十万,都是这两年购置的,我就喜欢特前卫、特酷的东西,不过这就像上了‘贼船’,要不停地买。”
丰江舟不否认自己做设计的时候赚了一些钱,但已经全部购置了设备。他告诉记者自己几乎每年换台电脑,其他设备也要不停地换,因为顶级设备才容易做出当时效果最好的音乐,机器不仅要功能先进,还要外形酷。他指着一屋子设备告诉记者,所以钱总是不够花的,购买这些设备就像一个无底洞,但却无法让自己停止下来,因为自己太爱他们了。
■数码音乐人采集音乐用鱼竿钓着麦克录青蛙叫
音源库:数码音乐人都有庞大的音源库,这也是组成数码音乐的元素,其中大部分是买国外专业的光盘,有些则是自己采集来的。在马军的宝贝中,就有这么一组颜色各异的模拟合成器,里面全是不同的声音,有宇宙组、欧洲组、亚洲组等等,从鼓声到非常土著的说话声应有尽有。
采集:有一些声音是可以人工采集的,比如说电吉他和电子琴弹出的声音,而有些声音则来自于一时的灵感。现在丰江舟就收集了几百种CD机划盘的声音,他认为这是现在最流行最前卫的噪音。他告诉记者,一次采集青蛙的叫声,因为不能离青蛙太近,又得让它们感觉周围没人,他在雨后用竹竿挑着麦克站在池塘里等了半个钟头才收集到满意的声音。
■做数码音乐人的个人深造财力、能力两手抓
经济基础:如此精良的装备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是不敢染指的,马军和丰江舟最开始的设备也需要个几万元,这几乎花光了他们工作时的所有积蓄。
天生感觉:要有乐感,还要有想象力,要有创作艺术的灵感和天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缘分”做一名数码音乐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份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一开始做起来很吃力,感到没有了乐趣,并且不被人认可,就很难做出成绩。
电脑专家:做数码音乐人必然离不开电脑,马军介绍光音乐制作方面的软件就得有十几种,数码音乐人要有音乐技术工程师的水准。不过,电脑不好倒是可以恶补一下。丰江舟告诉记者,自己刚买了第一台电脑后,不知道怎么安装,甚至连回车键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弄得来教他的朋友以为他在开玩笑,不过经过这几年的磨炼,他俨然已经是一位专家级水平的高手了。
电工出身:每个仪器上林林总总的按键就得有百八十个,一屋子十几台机器的连线让记者看着眼花缭乱,不过这些都要数码音乐人自己动手,因为爱设备所以对其有着无比高的热情,买了设备凭感觉就知道线路怎么走,也不需要看什么说明书。要是给一个新手配上这样的装备,光熟悉估计就得两年。
数码音乐的精髓就在于可以把自然界的声音任意地组合、模拟,世界上没有次音色,也没有垃圾音乐,只要你能充分利用所有的声音,包括噪音,并用机器把它们搭配好了,就是最好的音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