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万圣节的当晚,是那个名叫黄耀明的人事隔13年重新登上红馆的舞台。那个疯狂的、搞怪的、电子舞会似的现场来到中间,大汗淋漓的Anthony大口大口的吞下矿泉水后讲起1984年,他在音乐台做DJ,从那时起他开始听中文歌。嘿,1984年,于是他唱起:“始终不知道,应怎么去做好,刹那间这段情来到实太早…….”此时,港人纷纷站起身,发疯似的高声叫起“Sandy!Sandy!…”紧接着响起了《下落不明》的电声前奏。这时我才回过神——啊,林忆莲要出场了!
唱片在旋动,音色发旧;封套的照片暴于眼前,是圆圆的脸弯弯的眼,在笑;她的声音缓缓传出,有点不像,似乎是因为太过平直简单。就是这首《爱情I Don’t Know》,青春而青纯的Sandy唱着:“从前梦里的情人,骑着白马披着白丝巾……”,那时岂能预告,这就是那个后来颠倒众生、集万千娇媚优雅于一身的林忆莲?
2002年,红馆的长条形舞台上,短发的林忆莲终于回归了磨练她、扶持她的香港粤语歌坛,一群小家伙跟在她身后蹦出来,唱的也就是这首《爱情I Don’t Know》。19年已经过去,当年Sandy一炮而红的这首歌,已经成为不少人回望以往岁月的里程碑。
黄耀明的演唱会后,何秀萍写下:“十多年前的《爱情I DON'T KNOW》到今天的《下落不明》,中间经过了几多潮来涨退,发生过很多故事,熬过了多少生离死别。”从港人心中不平凡的1984年,到今日香港经济渐恢复元气;从改朝换代的恐惧到今日小店小铺都赫然摆出“欢迎使用人民币”的一家亲。不知那些曾选择远离至亲战友远走西岸的人们再回到这个小岛,看见曾经一起的人仍然紧随着这个年代,听见《爱情I Don’t Know》天衣无缝的接上《下落不明》,感受到旺角仍然那般拥挤和热腻……他们可否后悔过?
黄耀明的演唱会,观众席上坐着从荷兰赶回来的周耀辉,从美国赶回来的何秀萍,或许,远在巴黎的迈克一样在为他打气。一年365天,红馆的舞台要冉冉升降几多趟?隔海遥望他们的我们又错失了些什么?!我们喜欢的那些人,已一一步入新中年,我们才有机会有能力亲身去听去感受。你再有钱、你再有闲,倾其一生都不可能再在红馆听到张国荣开演唱会;喜欢梅艳芳的人,这次以后恐怕为舞台而生的她也很难再登台;而2002年开过那场经典演唱会的林忆莲,谁又能保证以后她还能开一场同样过瘾的Show?!
好在,仍年轻的我们还可以去看盛世的陈奕迅,欣赏尚魅力十足的张学友,或者,搭上末班车,去看传说中达明一派20周年的演唱会……
终有一日,我们也会踏入新中年:回想起2002年张国荣曾为南京带来的那个疯狂夜晚;同年,在红馆轻纱的掩盖下的Sandy曾无限绮丽的唱《痴缠》;2003年万圣节当晚黄耀明曾协同林忆莲光芒四射的合唱《灰色》……那时会有比AT17还年轻20岁的犀利女孩手拨吉他翻唱《始终一天》……那时,我们才不会后悔!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