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华语榜”香港乐坛全线溃败 |
2003年12月29日 15:22 网易娱乐 张逸晖
|
|
网易特约稿件 请勿转载
香港乐坛早先爆发的“舞影事件”使得公众对各种音乐奖项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因此类似的顾虑阴影难免投射华语榜中榜上。Channel[V]总经理李岱表示“这是中央电视台、Channel[V]和上海文广集团三家强势媒体联合主办,入围名单就是对这种怀疑的最好回答,香港歌手的悉数落马从本质上说明了华语榜的客观公正。”针对可能出现的多个“唯一”获奖者的局面,李岱再三强调“今天入围其实就等于摘取了冠军、亚军和季军前三甲,这就是值得提前庆贺的胜利”。
华语榜发动瘦身运动
此次新闻发布会公布的华语音乐榜中榜入围名单,却让在座的资深音乐记者大为意外。无论是相对于历届华语榜中榜,还是相对于其他类似音乐奖项,今年华语榜入围名单当中的歌手和歌曲大幅度减少,其内容之简洁明了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华语榜中榜在年底陆续揭晓的众多音乐奖项中率先展开了“瘦身运动”,内地和港台地区两大部分的入围名单中最佳男/女歌手的分别只有3位,入围最佳歌曲的也只有5首,而不是以往那样动辄就有10个歌手或者20首“金曲”那么一长串名单。
谈到此次华语榜缘何大幅度缩水的时候,Channel[V]总经理李岱在采访中坦陈“首先从现实的角度考虑,过多的奖项一定会影响颁奖典礼举行的时间长度,这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技术因素。其次音乐奖项最本该具有的意义是对最优秀成绩的嘉奖,而不是在数量上作出平衡以保持对歌手的尊重。从Channel[V]的角度出发,我们希望以质量来造就华语榜中榜的含金量。我们只会遵从歌迷的看法和专业人士的意见,因为前者代表了歌曲的受众度,而后者代表了对音乐质量的专业评判。”
随着流行音乐的蓬勃发展,各种音乐奖项坚持以“褒扬为主”的宗旨,颁发的奖项有逐渐泛滥的趋势,传统的十佳金曲不断在数量上突破,至于莫名其妙的奖项也不鲜见。几乎伴随着每个音乐奖项的盛装出炉,“分猪肉”的尖刻指责总是不绝于耳。此届华语榜中榜不仅反其道而行之,而且主办方也不否认“即使这些屈指可数的入围名单中,最终的胜出者可能只有一个”。这番话也着实让辛苦打拚了一年的歌手和从业人员脊梁骨直冒冷汗,深感乐坛的激烈竞争使得捧牢饭碗更加不易。
香港乐坛全线溃败
上周刚刚揭晓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上演了来自内地的张敬轩和王蓉居然同时抢夺这个香港最老牌音乐颁奖最佳新人的尴尬局面。此次公布的华语榜入围名单(港台地区部分)中也出现了一边倒的场面。不论是最佳男/女歌手和最佳歌曲等重要奖项,还是最佳创作歌手和最佳新人等考验乐坛走向的奖项中,早先在预测中十拿九稳的陈奕迅和王菲等香港歌手纷纷出局,而来自台湾地区的歌手占据了绝对垄断优势。昔日不可一世的香港乐坛仿佛病入膏肓,已经无力对来自本港以外的竞争抱以还击。
Channel[V]总经理李岱在采访中非常罕见的直率表达了她的批评看法“无论从唱片销量看,还是从歌曲影响力看,香港乐坛在去年一年都表现欠佳。台湾地区一直保持了旺盛的创作力,而内地乐坛这些年进步迅速,陆续涌现了很多很有潜质的歌手和非常优秀的歌曲,这些使得香港乐坛更加显得不进则退。我希望明年香港乐坛能推出更多可造之才和高品质的唱片,以捍卫香港在华语流行乐坛的位置。”李岱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仿佛也给日渐低靡的香港乐坛再次敲响了一记警钟。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