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老狼、叶蓓:创作者是校园民谣的根基 |
2004年04月08日 19:50 网易娱乐
|
|
老狼、叶蓓:创作者是校园民谣的根基
老狼关键语:实际上校园民谣是一个群体。它的创作遍布当时北方的高校,应该说起源还是在北京,我们当时选取的时候大概十几个高校都送来了自己的作品。所以当时从400多个作品选出了40多首。我觉得应该能够代表一群人的想法。当然我是因为唱了两首比较出名的歌,然后最后成了所谓的代言人这种感觉的东西。但是我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还是那些创作者。他们是校园民谣的根基。而且他们没有得到太多的这种关注和认可。
叶蓓关键语:我觉得每个成长的阶段都有比较偏爱的东西。我觉得我出现对于校园民谣这个时机有点承上启下。然后像后来做了一张唱片,整个的旋律都比较流畅,再加上歌词,也让我在这方面比较偏,所以在那个时期,《青春无悔》、《纯真年代》这两首歌确实很经典。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网易名人聊天室,今天很高兴请到著名歌手老狼、叶蓓和大家聊天。两位好,先给大家打声招呼好吗?
老狼:大家好。
叶蓓:大家好。
主持人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最近都在忙些什么?
老狼:我现在在准备下一张专辑,希望在今年下半年能够出来。
主持人 :大概的情况是怎样的?
老狼:我觉得现在很难描述。因为所有的歌都特别难描述,因为成一定规模之后,才能描绘一下大概的。
叶蓓:我也是,因为这个也开始录,应该在三个月之内上市?我觉得,可能我是那个歌手中,不太会具体的描述,我其实脑子里面那种概念没法儿形容。歌词的内容会跟原来有一些变化。
主持人 :你们俩都会觉得,更多的是一种感觉,没法儿去详细地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老狼:因为都还没有开始做。我觉得主要还是应该露出来一点,才自己更具体一点。因为我觉得,太多都是想法上的,很难描述清楚。
主持人 :我们知道这次聊天的主题,还是继续上次校园民谣这个话题。其实黄小茂和高晓松都已经说过,校园民谣就是一个音乐品牌,那老狼你觉不觉得自己是不是这个品牌最大的受益者
老狼:我觉得是,而且受益过多,实际上校园民谣是一个群体。它的创作遍布当时北方的高校,应该说起源还是在北京,我们当时选取的时候大概十几个高校都送来了自己的作品。所以当时从400多个作品选出了40多首。我觉得应该能够代表一群人的想法。当然我是因为唱了两首比较出名的歌,然后最后成了所谓的代言人这种感觉的东西。但是我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还是那些创作者。他们是校园民谣的根基。而且他们没有得到太多的这种关注和认可。
主持人 :那你觉得,当时因为你唱了那些歌决定了你以后走这样的一条路,你觉得自己本身还是就很贴近这些东西?
老狼:我觉得,是校园民谣这个事件改变了我以后。
主持人 :走到现在,你觉得,这条路是不是很适合自己?
老狼:那也不一定。
主持人 :但是已经走到现在了,无法再去回头有别的选择了。
老狼:因为在没有进入这之前,我对这个行业是充满幻想的,但是真正进这个行业的时候,我觉得音乐本身是那种比较感性的东西,但是一旦进入商品市场,变成商品的时候,就需要去经营它。而且你作为歌手本身,也越来越知道这个行业里面好多规则,还是默契也好,还是其他的一些东西。关键还是有所转变。
主持人 :叶蓓,对于你来说,《青春无悔》、《纯真年代》这样校园情怀的歌曲是不是你所有音乐作品中最喜欢的?
叶蓓:我觉得每个成长的阶段都有比较偏爱的东西,《青春无悔》是刚进这个行业演唱的,所以那种感觉会跟后面不一样。我觉得我出现的这个时机有点承上启下。然后像后来做了那张唱片,整个的旋律都比较流畅,再加上歌词,也让我在这方面比较偏,所以在那个时期,这两首歌确实很经典。
主持人 :你所有的歌曲看来,你觉得,自己是更像校园民谣的歌手吗?
叶蓓:我觉得客观的说,我身上有很多学生气,唱什么歌都是校园民谣的歌手。其实我自己对于这方面倒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概念。就是觉得,在刚开始唱歌的时候,就跟老狼合作,就已经是这个小圈子里面的一分子。但是我觉得喜欢的类型可以丰富多彩,可以丰富到自己今后的唱片。
主持人:在你们看来,像校园民谣这种音乐形式,会不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年龄或者是地域的界限?
叶蓓:肯定在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占一大部分,他们的感受更直接一些。比如说像校园民谣,他们唱的词还是有一些区别,特别流行的那种歌词。我觉得,可能像在学校学生,他会更直接地去感受到那种感觉。
主持人 :校园民谣会不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年龄或者是地域的界限?
老狼:我觉得主要是在校园里面是消费层,实际上是唱片作为商品之后,它的主要的销售的年龄层可能是在校园这一个,但是我觉得,真正它的影响,它的波及,这几乎所有那种有校园经历,或者是成长经历的那种人,他都会对这个歌有点印象,我觉得,是不一般的感情,因为很多人说到的时候,他们都会提到,他们多年之后,大学同学聚会,中学同学聚会,有些人就会唱这些歌。实际上,我觉得,这个歌已经不单纯是我所唱的,是大家需要回忆的时候。
主持人 :共同经历的东西。
老狼:需要有那种感觉的时候,我们一起来听这首歌,好象是一个催化剂一样。他应该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年龄层。
主持人 :校园民谣其实不是唱给某一个阶段的人,而是唱给那一个阶段的人。
老狼:在最初的时候我们完全没有什么想法,单纯的录几首歌,出一首专辑,大学时代有了一个纪念。
主持人 :当时没有定义成分成一个流派。
老狼:问题是在进入这个行业,很多人采访,慢慢的才形成了一个好象有一些定义的那种概念。但是其实很模糊我觉得,校园民谣本身,其实,如果说,有一些歌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流行金曲的这个行列,他已经不单纯是所谓的只在校园里唱的。
主持人 :校园民谣这些形式可以借鉴,在你看来,校园民谣和流行音乐有没有什么明确的区分?
叶蓓:我觉得歌词上。
老狼:我觉得是整个的气质上。因为很多东西不太像流行歌手,或者是比较商业的歌手那么去表现。它需要有些内敛的东西,而且那些歌词,也比那些商业的东西要好。还是群体的东西,整个一批作品,都有一种特立独行的那种校园气息。如果你拿整个的作品来比较的话,你发现他比流行的那种,比较金曲的,爱不爱我,抱一抱,他会跟这些有很大区别,它的特点还是校园的那种感觉。
主持人 :校园民谣发展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在这十年来,有没有得到真正的长足与进展?
老狼:进展都是不易察觉,因为我们去大学演出,有时候会看到大学的那种学生,他们在表演自己的歌曲,也是原创的歌曲。他在跟时代的这种时髦的东西,跟时尚的东西,跟一种新的传媒方式,包括网络。他们都会受到这些影响。就已经不单纯,好象当年在学校里草地上,有一把40块钱的吉他就能够完成所有的事了。
主持人 :并不是一条线发展下来,而是更多方面去发展。
老狼:所以新的校园的音乐形式是特别多元化的,可能跟地域也有关系,因为大城市和小城市不太一样,大城市更偏重于比较时髦的音乐。像RB,摇滚乐等等。小城市,就更低下一点。比如像重金属这种摇滚,或者是音乐会,会有时候说唱。
叶蓓:相比较,那个时候本身可听的东西就受局限,现在世界各地的过来的音乐就特别方便,所以可以非常方便的听到欧美,港台,我觉得所写的歌一定是受听的音乐的一些影响。所以现在学生参加比赛的作品,比起以前就丰富多了。原来很多人都去上港台歌,但是现在一台晚会80%全是自己的。学生那种想法是越来越表现出来了。
主持人 :会是整体的一个印象。不单是校园民谣。在90年代初的时候,那个时候校园民谣是非常辉煌的感觉,但是到现在,好象并没有感觉像那个时候那么火热?
叶蓓:那个时候的音乐形式很局限。其实现在也仍然还是这么多,但只不过说,又多了很多种音乐形式,把这个群众又分了好多种。像我自己听的音乐,我都可以分出类来形容什么样,原来少的时候会形容那种,现在好的东西越多,我就多形容一些别的。
主持人 :大家现在在很多种音乐的情况下,校园民谣怎么样做能够让很多的人坚持去听?
老狼:这个我很难想象,因为我觉得,本身音乐变成商品,进入这个市场就特别残酷。那他可能就是特别直观的就是歌迷的喜好,当年,校园民谣出来的时候,正好那是中国流行乐的一个小高潮的结果,94、95年的时候,那一段出来相当多的歌手,校园民谣正好赶上那个阶段比较红火。也跟着这个热潮出来了。我觉得,发展到现在,很难说,当然现在也有从学校也发现很多歌手,但是已经不再挂校园民谣的品牌了,希望他更多元化,更生硬,变成一个艺人,可能以前发现的是歌手,现在更多的时候是希望培养一个全能型的艺人。就是所有的娱乐行业,所以我觉得,就不太像当年的歌手那么纯粹。
主持人 :你现在有没有向那个方面聚集?
老狼:我觉得是社会需要,港台那些艺人不但唱片,影视剧,广告,音乐剧。相对来说,是一个全能型的艺人。他不单单追求某种音乐形式,或者是为了某种音乐形式,而怎么样。但是中国内地喜欢标榜这个人扛着这面大旗,最有意义的是音乐本身这些作品,可能校园民谣早就被人忘了,但是这些东西还是留下来了,而且他影响了很多在学校里写音乐的人,希望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其他来说,本身音乐就是听完就该扔的东西。
主持人 :在你们感觉,一个音乐,其实人的因素蛮大的,不管歌手在做什么样的行业,听者起着蛮重要的因素。
老狼:我们没法儿去想。他不是歌手能够考虑到的问题。我觉得是把握市场的这些唱片公司来做。
网友:想问一下,叶蓓在表演和歌唱,哪方面更觉得有天分?
叶蓓:唱歌。我觉得表演有天分,再加上后天的那种培训。像我们都是经过比较正规的唱歌的训练。肯定要演戏跟唱歌,我会觉得唱歌会更自如一点。
| 下一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