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李在《荒野猎人》里面到底有多惨?戏里戏外没人比他再惨
.

由新晋“奥斯卡影帝”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领衔主演的史诗大片《荒野猎人》即将登陆内地院线。这次,小李选择和“墨西哥三杰”之一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合作,体验了一把充满血腥暴力的野外生活。小李配合人物牺牲形象,变肥边邋遢都不算什么,片中他赤膊上阵,还要与熊搏斗、进入冰河、吞生肉,用生命去诠释表演的最高境界。网友乐此不彼地做出各种恶搞动图,为电影宣传增加了不少笑料。下面就带大家总结下戏里戏外小李究竟惨成什么样,同时还原《荒野猎人》的真实历史,探寻人物原型背后的故事。


浩渺恩仇史,还原当事人

原型人物的经历本来就很惨!

《荒野猎人》表面是展示小李通过无数次“受虐”迈向复仇之路的故事,实则背后则蕴藏着一段种族冲突的历史。19世纪初期,大量的欧洲拓荒者涌入北美开辟新天地,他们用猎杀野生动物和伐木的方式来换取财富,严重破坏印第安原住民的家园。1803年,正忙于征服欧洲大陆的拿破仑,为了不让路易斯安那地区落入英国之手,将这片人烟稀少的“边境地带”用1500万美元的便宜价格卖给美国,以这些资金扩充军费。这样一来,美国的疆域扩大了一倍。而后,不愿接受美国管理的法国人自己建立的殖民点,经常暗中制造麻烦。因此在片子里出现了法国人为印第安人提供枪支和马匹,并偷拐了族长的女儿,以此对抗美国人的情节。

另外,除了表现格拉斯与菲茨杰拉德的私人恩怨,电影还着重描写了印第安人与美国商人之间暴力的纠纷史。格拉斯和同伴侵犯的苏族人居住在美国西部的大平原区,主要靠狩猎为生,分为达科塔、那科塔、拉科塔三个群族。十九世纪初,大量白人涌入印第安苏族人的地界,他们逐渐胁迫原住民西迁到大草原。随后相继爆发了达科他战争、红云战争、黑山战争等战役。尤其是1872年在黑山发现金矿的淘金人砍伐森林、猎杀野兽,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凭借过人的箭术和对当地地形的熟知,苏族人也获得过几场大胜利。然而,随着伤膝谷大屠杀的发生,美国军队残杀了许多苏人,从此终结了苏人对白人统治的一切抵抗活动。由于武器装备的落后和野牛群的消失,苏族部落不得不四处迁徙,为白人所同化,导致一个马背上的民族成为了“历史”。

话分两头,19世纪20年代,刚刚经历了“第二次独立战争”的美国,与印第安部落的矛盾不断激化。随着经济的日益扩大,美国人不再满足于只从印第安人手中购买兽皮,而是选择自己捕捉海狸,这批白人捕猎者被戏称为“山人”。《荒野猎人》中的菲茨杰拉德和格拉斯正是以“山人”为原型塑造。小李饰演的休·格拉斯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美国19世纪传奇拓荒者。他于1780年生在宾夕法尼亚,后来前往密苏里河上游从事探险和兽皮交易。1823年,已经40岁的他报名加入安德鲁·亨利的探险队招募。他们一行人在捕获猎物过程中,受到了印第安土著阿里卡拉人的袭击,战斗中12个同伙丧生,格拉斯也在战斗中受伤。数月后的一天,格拉斯在丛林遭遇了一头硕大阿拉斯加棕熊的疯狂袭击。据传,格拉斯开枪打中了棕熊,但并没有击毙它。幸好他的同伴及时赶来,但格拉斯已奄奄一息,创伤处深的白骨依稀可见。团队因为尚未从苏族人的袭击中恢复过来,决定及早地返回黄石。留下来照顾他的两个人不堪严寒,为了赶回团队,就把格拉斯扔进一个浅坟后逃跑,同时带走了武器与随身物品。结果,格拉斯不但没死,还拖着病怏怏的身体走了几个月,才追回大本营。与电影不同的是,格拉斯在船长的劝说下放弃了复仇的念头。

不过,格拉斯九死一生的传奇还在继续,之后的一次行动中,格拉斯和团队遭遇到了印第安尤特人的袭击,他的脊骨被一支利箭射中。他背负着这支箭穿越了700英里后,才碰到一名山地人帮他把箭从后背拔出。1832年的黄石冰原中,格拉斯再次遭遇苏族人袭击,不幸遇害,生命走向了终点。电影重新审视了这段历史,颠覆了传统文化中印第安人凶悍野蛮、未开化的的形象。在虚构的情节里,格拉斯变得更加多元,他在与自然抗击中求生存,对付不受规矩的法国人,还和波尼族女人的结合,重视父子情,俨然成了有血有肉的英雄。反派菲茨杰拉德则代表了南方没有土地的穷人,他们对阿利卡拉族有狂热的仇恨,为了利益烧杀掠夺不择手段。电影正是通过这些美国西进运动的“先驱”和以苏族人为代表的印第安人的纠葛,刻画了美国与印第安部落、英国、法国之间的历史冲突。


荒野求生技能—斗棕熊、吃生肝、游冰河、睡马肚

戏里的小李更加惨不忍睹!

《荒野猎人》被很多人称为花了两个半小时“虐小李”,而小李也不负众望地化身“贝爷”升级版,浪迹在荒野中为观众演示了五花八门的求生技能。首先,他和棕熊一同为观众奉献了一出惨不忍睹的生死决斗。主因是他在一次独自出行中不小心路过狗熊的领地,护崽心切的母熊攻击了他。整个过程中,小李只能装死,趴在地上喘息和挣扎,任凭棕熊时不时地去嗅他,甚至在他的身体上原地跳跃。几经折腾后,小李趁着母熊一不注意,用枪刺伤了它的颈部,随后又用随身的匕首给它致命一击。死去的棕熊将格拉斯重重抛在地上,虽然被撕扯得体无完肤,最后小李还是把母熊给杀了,并被及时赶来的同伴所救。这时的小李已经是遍体鳞伤、体力虚弱,瘸了一条腿让他无法直立行走,只能一路爬行。喉咙也被撕裂,无法开口说话。小李在此处教会我们,与熊搏斗需要智取,并在关键时刻出手,一味地用武只能将人推向黄泉。

但这只是悲剧的开始,随后如第一部分所讲,顽强活下来的小李被两个同伴护送,谁知汤姆·哈迪饰演的菲茨杰拉德为了私欲想要把格拉斯捂死。他的儿子霍克试图阻止,却不幸被菲茨杰拉德杀害。最后,被丢弃在荒野中的小李费力爬到儿子尸体旁,流露出绝望的眼神令人动容。在亲眼目睹儿子被杀和经历活埋后,身心崩溃的小李燃起了复仇的欲望,踏上艰难的求生之旅。

身负重伤的小李为了活下来,可谓是奇招尽出。喉咙破裂的他显然对喝水产生了困扰,为了粘合伤口,他用原始的方法取火,并用火药棒烧灼伤口,让火药粉末促使伤口止血和消毒。其次,要解决饮食的问题,艰苦的环境不允许他挑肥拣瘦,于是出现了小李生吃动物腐肉、活鱼、野牛内脏的场景。为了躲避追来的印第安人,他不得不跳入湍流的冰水中,幸好一块木桩伴随他漂到了岸边,才得以脱险。在暴风雪天气中,小李需要用烧热的石头制造“温床”保暖,甚至用燃起的大火驱赶狼群、抢夺猎物。从悬崖上遭人追赶坠落后,他不得不掏空摔死的马的内脏,裸体躲在血淋淋的马肚子“睡袋”中取暖,以此抵御寒冷。就像这样来来回回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他才活了过来,为“复仇”的决战提前进行了身体的预热。

这种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效果,大多要归功于小李的“体验派”演技上。莱昂纳多这样在片中不遗余力的卖惨,终于换取了奥斯卡评委们的同情。就连小李自己都说,“这个男人独自在荒野中为求生所要做出的挣扎和忍受的折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为了艺术拼了:零下四十度与冻疮搏斗

戏外同样也是惨得够呛!

整部电影的拍摄过程可谓艰辛异常,片子大部分都是实地取景,拍摄地大都位于加拿大及阿根廷的偏远地区。导演坚持使用自然光,每天都拍摄安排在太阳下山前那两个小时,剧组只能拍一个半小时戏。有时候浪费一天时间,只为了寻找那最合适的一缕光线,导致原计划80天的拍摄延长到9个月,使得演员的排期出了问题。剧组成员经常抱怨拍摄的辛苦,也有人为此离开了剧组。

小李作为电影的男一号,自然也吃了不少苦头,这也成为他从影以来最惨经历。他在《荒野猎人》中几乎没有台词,因此用“肢体语言”去演绎这个苦大仇深的斗士,成了诠释角色的主要途径。据传,拍摄地的气温经常冻到零下四十度,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人间地狱。剧组做了很多保温措施来避免染上致命的低温症,几乎每个人都在跟冻疮作斗争。小李虽然没有受过伤,但每天还要坚持凌晨三四点起床,花几个小时的妆,严寒中不能戴帽子和手套,这让他在期间反复感冒。几场戏中,他咳嗽或者呕吐的状况都不是演出来的,而是小李病情的真实写照。

在这种极端环境下,角色们的生理反应自然是无法模仿的。生吃牛肝的戏中,道具师原本已经准备好了“果冻版肝脏”给他,但为了让表演看起来不会太假,小李还是坚持使用原生态正版野牛肝。要知道,他可是个名副其实的素食主义者,就这样为了角色一口气生吃8斤的野牛肝。此外,在冰河逃生的戏中,他没有用替身,亲自跳入零度以下的冰河中,身体冻得连摄影师和导演都不忍心叫他重拍。为了还原格拉斯,他跟语言老师学习了两种土著语言的发音,还学习了一些原始的荒野自救医术。小李在绝境下克服了常人无法想像的生理障碍,也超越了他以往的表演模式。

被影迷津津乐道的人熊搏斗,是传统拍摄技巧与CG特效的结合产物。导演之前看了超过100多个熊斗视频,小李也为此前后训练了一个多月,他对如何滚打和反击等走位和动作都铭记于心。拍摄中,小李吊着威亚,由特技组来控制他身体的运动,而熊则是一株7米多高的橡皮树来替代。如此精益求精的严格排演,才有了这场足以被载入影史的经典场面。这无疑不是在向观众展示着要成为奥斯卡影帝,背后得付出多少汗水。就连导演都夸赞他创造一种“忘我”的存在感,称他的表演融入到了电影中,演在当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