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军。
网易娱乐5月20日报道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同时民歌也是在各民族民间生活劳动中所传唱的并被人们不断加以总结和提炼而成的歌曲,它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并在广大群众中传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我国音乐艺术的国粹和优良传统。
中国民歌是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为其他民间音乐不断提供丰富营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然而,现代社会发展飞速,就像一列风驰电掣的火车,在我们日益享受着物质发展带来的便捷同时,却很少有人去关注中国民间文化的生存状况。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文化水平逐渐提高和发展之际,中国几千年来的民族民间原生态文化传统,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和消失: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多种艺术形式濒临失传。
民歌文化源远流长,载负一个民族的记忆。失去了记忆,就意味着失去我们的根,失去我们脚下的土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文工团男高音歌唱家乔军深有感触的说。作为一名新起之秀的民歌代表,乔军百感交集,曾作为大学音乐教师的一贯主张加大民歌的宣传,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呼吁大众特别是生活在80、90后的这群新时代的青年,让他们了解民歌,热爱民族艺术,熟悉民歌的渊源和历史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是中国发展的未来,是民族艺术传承的希望和接班人,他们是民族歌曲最为新鲜的血液,所以民歌的宣传教育工作一定要从这群富有朝气的年轻人开始,进一步激励和鼓舞他们为人类民族的文化艺术发展而努力奋斗。
乔军从2009年4月先后成功的在南京、西安、广州的音乐教育学院举办独唱音乐会,同时向全国征集优秀的民歌作品,并出版发行专辑,以此来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特定环境下所蕴积起来的民族和地域性风格的全面展示,进一步的宣扬民歌艺术的魅力,传承民族音乐艺术的精神,揭示民族艺术的历史悠久、传承不断、体裁多样、色彩斑烂、蕴藏丰富的民族文化宝库,它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社会作用也愈来愈重要了。也进一步证明:艺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