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10年中国电影发展与跨越分析”研讨会现场。
网易娱乐4月14日报道
第十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入世10年中国电影发展与跨越分析”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4月10日13:30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楼何思敬讲堂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电影艺术》杂志社共同举办,邀请了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及资深人士出席会议并做发言。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导周星教授,《电影艺术》杂志社主编吴冠平,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博导贾磊磊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副主编、博导陈晓云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导李道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潘天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宁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导陆绍阳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王立群,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导张智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张燕,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周铁东,中国电影集团制片分公司总经理赵海城等。
本次研讨会由《电影艺术》杂志社主编吴冠平主持。会议从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周铁东、中国电影集团制片分公司总经理赵海城两位业界资深人士的发言开始,他们提出中国电影在面临内容制作、多元化市场、产业国际化水平等问题的业界现状。随后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贾磊磊教授就当下中国电影以及中国电影向海外输出过程中的困惑做了深度阐释;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李道新教授提出在面对入世后中国电影发展与跨越的时候,重新对电影各方面的边界和可能性进行探讨的必要,回归“电影是什么”的百年探讨。在研讨会第一节结束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资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对以上发言作了总结,并针对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发表了近年的研究观点,深刻阐释了中国电影作为世界文化格局中第三极电影文化的自身定位,以及提升中国电影艺术水准和技术手段的重要作用。在研讨会第二节中,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首先阐释了进入移图时代的中国电影面临的逃避主义问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张燕副教授从大陆与港台合拍片的角度分析了入世十年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北京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王立群副教授从未来电影的角度探讨电影作为当代艺术的思维发展方式;中国传媒大学赵宁宇教授从电影院线、电影频道播出、全球电影票房格局等方面对入世十年中国电影发生的变化以及面临的问题做了阐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潘天强教授进行了以浮云时代的电影和非影院影像文化为主题的发言,提出非影院电影将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被重视的组成部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张智华教授从叙事艺术的角度分析了入世十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呈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陆绍阳教授再次强调了批判精神对电影教育、电影文化反思的重要性,应当用批判反思促进传统电影工艺向电影工业的改进;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阐释了中国电影“走进来”与“走出去”的思考,从入世渠道与市场期待等方面辩证分析了入世十年中国电影发展与文化市场的现状。研讨会最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副主编陈晓云教授对第二节研讨会做了总结发言,对中国电影发展现状做了精彩的分析。
整场研讨会精彩纷呈,专家学者与业界资深人士畅所欲言,对入世十年中国电影的发展与跨越这一话题进行了总结,并将其作为对未来中国电影重新思考的起点,呼吁学界、电影创作界、电影产业界共同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保持关注并加深沟通,共同创造中国电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