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微博

2月26日,冯小刚在微博犀利点评“屌丝”一词,他认为该词“是对境遇不堪者的蔑称”,对于大多数网友回应和解释该词其实是戏谑与自嘲,冯小刚坚持自称屌丝的人“是脑残群体”。

 
2012年11月3日,“屌丝”一词出现在《人民日报》十八大特刊评论《激发中国前行的最大力量》中,这是继“给力”、“拼爹”之后,又一个网络热词登陆党中央机关报。

近期冯小刚在微博中点评“屌丝”一词,认为屌丝这词很寒碜,爱用这词自称的通常是脑残。冯导的原文说:“(屌丝)就是JB毛,称自己是草根是自嘲;称自己是屌丝那是自贱。”微博发出之后,惹得包括潘石屹、何平等名人在内的数万网友参与辩论,各方意见有挺有弹,总的来说分为三类:1、支持冯小刚意见,认为这个词很低级;2、反对冯小刚,认为“屌丝”带有对主流的嘲讽和解构,包含着生活勇气;3、认为冯小刚不知道“屌丝”这个词的来源,故而有失偏颇。我则认为:1、“屌丝”引起这么大的争论,被这么多人这么多角度地阐释,说明这是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早已超越了“JB毛”这个字面含义;2、“屌丝”谈不上包含多少积极正面的元素,不必也不需要正名;3、屌丝既然有嘲讽和对抗主流的意识,就应该明白主流人群本质上是不理解“屌丝”的,哪怕知道这个词的来龙去脉也是一样。

“屌丝”已进入主流视野 曾登《人民日报》十八大特刊

其实,早在冯导关注之前,“屌丝”就已经进入主流视野了,还曾登上《人民日报》十八大特刊——在《激发中国前行的最大力量》一文中,作者写道:“市场经济的冲击余波未了,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的浪潮又不期叠加。分配焦虑、环境恐慌,拼爹时代、屌丝心态,极端事件、群体抗议,百姓、社会、市场、政府的关系进入敏感期。”党媒对流行语的使用和理解常有偏差。不过这次,《人民日报》对“屌丝心态”一词的使用还算贴切,似乎比冯导更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

“屌丝”一词最早出自百度贴吧,是“雷霆三巨头吧”的网友对“李毅吧”粉丝的恶搞称谓。一说“屌丝”发音与意大利语duce相似,duce意为“领袖,首领”,是对“李毅大帝”的嘲讽。一说屌丝就是文言中的“氂”,指动物阴部周边的毛,是对“李毅吧”粉丝的轻蔑。孰料,“李毅吧”粉丝却欣然接受“屌丝”的称呼,赋予其独特内涵,迅速在网络流传开来。

“屌丝”大致有这些特征:1.多为年轻男性,但随着“屌丝文化”走红,女屌丝阵容也日趋扩大;2.其心中敌人是“高富帅”,因而嘲弄自己是“矮穷挫”;3.其心中女神是“白富美”,但不敢对之表白,最后只能得到“黑木耳”;4.对职场缺乏热情,称自己的工作为“搬砖”;5.无所事事,爱网游、爱贴吧、爱女神也爱幻想;6.缺乏行动力,想做而不敢做,但声称自己不是“不敢”,而是“不想”;7.自卑但并不掩饰;8.懦弱但不以为然,甚至引以为豪;9.多有贱贱的小市民心态,不过心地倒也不坏;10.没心没肺,自以为是。

“屌丝”一词本是玩笑 不值得大肆批判

典型的“屌丝”,其实就是拒绝打鸡血的普通人。他们不喜欢宏大叙事也不喜欢励志故事,集辛酸、自嘲、恶趣味于一身。他们很少被感动,也绝不被当枪使。“屌丝”不是有志青年,更非职场精英,在简历“受过何种奖励”那一栏,他们很多只能填“获得过雪碧‘再来一瓶’奖”。从年龄上看,“屌丝”多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相对较独立,但际遇和机会却比60后、70后更差。更大的不幸是,他们多是独生子女,在孤独中成长,养成自己跟自己开玩笑的习惯,也不足为奇。总之,“屌丝”一词本质上是在开玩笑,因此不值得冯导大肆批判;但这个玩笑又多少有些恶趣味在里面,因此也算不得很高级。

屌丝对自己嘲笑得相当狠,他们明白自己身份低微、生活平庸的现状,也部分明白造成这种现状的社会原因,但丝毫没有以此“控诉社会”的意思,屌丝擅于自嘲,但往往被误读,解读者常以为“穷矮丑”和“高富帅”是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实际上屌丝没有怀才不遇的牢骚也没有“社会迫害我”的苦逼。他们不满无聊生活却又接受现实,并没有很强的动力通过个人努力来改变现状。

“屌丝文化”是种解构文化 藏有双重嘲弄意味

“屌丝”是这么一类人:他们仍有自我实现的欲望,但没有明确目标,懒洋洋毫无生气,他们不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也懒得成才,反而坦白自己三本或专科的学历,甚至精心编造蓝翔技校、八依军烹校的出身。他们不被社会认可又渴望维护自尊,但不知道该怎么去做。这种生存状态和心态,在年轻群体中甚为普遍,于是在网络广泛共鸣、流传,最终形成“屌丝文化”。有网友说得不错:“屌丝走红不奇怪,它是到了季节必然产生的物质,就像草芽和花蕾之于春天”。在批判冯小刚的阵营里,有人坚持认为“自称屌丝是一种对抗主流的自嘲,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体现了积极健康的生活勇气”,这种说法显然也偏离了“屌丝”的本质——屌丝心态本质上和古希腊的犬儒主义并无不同,也许含有骨气,但谈不上勇气,不必过于拔高。

总的来说,“屌丝”起源于社会底层,一位网友发微博说:“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来划分的话,屌丝应该包括二代农民工、城市小手工业者、青年产业工人、不满现状的企业小雇员、流氓无产者、困厄的三本狗、专科狗等(注:这里的“狗”也有自嘲意味)。总的来说属于社会的中下层。”因此,究其实质,“屌丝文化”是种解构文化,既有自我调侃的淡定,也有蔑视主流的骨气。

“屌丝”藏着双重嘲弄的意味:既是对自己缺乏资源、缺乏向上流动机会、日益边缘化的生存现状的嘲弄,也是对主流品位以及成功学的嘲弄。“屌丝”不相信卡耐基也不相信李开复,他们甚至连自己也不相信。反抗主流品位与成功学的同时,他们形成了小人物的集体自我认同,有点像网络时代的阿Q,只是比阿Q更清醒。他们知道理想遥远、现实残酷,于是用逃避来忘掉理想的遥不可及,用自嘲来消解现实的残酷迷离。要冯导来这么深入地理解“屌丝”基本是不可能的,他所处的是一个光鲜体面的世界,接触的人物个个有头有脸,哪里会有人觉得自己卑微;冯导所代表的群体拥有大量资源,不太辛苦的工作也能得到丰厚回报,哪里能理解屌丝们因为无能为力而放弃奋斗的无奈心理?因此,这场架其实吵不出什么眉目来,“屌丝”在远离和对抗主流,主流自然也无法理解“屌丝”——这条鸿沟最终不可能是由这两个群体靠吵架来填平的。

撰文:阿德发 编辑:王璇 分享到:
| 娱乐首页 | 回到顶部  
意见反馈  报料邮箱:ent163baoliao#163.com #改为@ 给网易娱乐提意见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隐私政策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