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 ...
.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如果说一部真正的经典系列能够影响接下来几十年间电影工业的发展轨迹,那么《星球大战》算是当之无愧,从标志性的开头到早已被玩坏的激光剑,即便没有看过《星球大战》的人,也会或多或少在生活中触碰到星战文化。而对于星战迷来说,《星球大战》则早已跳脱出电影的意义,成为一种类似宗教信仰的存在。

从当初仅1100万美元成本的电影,到催生出几十亿美元的庞大产业,再到系列第7集《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上映,这部漫长的系列已横跨38年,距上集《星球大战III:西斯的复仇》也有10年之久。虽然不少年轻观众对《星球大战》的名号并不陌生,但95后、00后们可能因其年代久远产生隔阂,也难怪迪士尼力图更多吸引年轻观众,甚至在华语区的宣传不惜找到毫不相干的当红鲜肉来担任“星战大使”。而随着导演衣钵从星战之父乔治·卢卡斯传给J·J·艾布拉姆斯,在迎接新的《星球大战》之前,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了解这部“宇宙级经典”,也就更显得很有必要了。

[背景篇]什么影响了星战?那个年代流行文化的高峰

如今不同的影迷、电影人或是学者会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星球大战》的产生背景,1977年,美国社会被越南战争的挫败感笼罩,这种消极悲观的气氛也反映到了电影行业中,社会需要能够一部能够振奋人心的电影,而此时答案就握在了年轻的乔治·卢卡斯手中。38年后,当全球粉丝在为新一集《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上映激动不已彻夜难眠时,很多人已经难以想象第一集给当时的美国人带来的那种冲击感了。

那时的观众,几乎很难想象一部电影中可以容纳如此多元素,鲜明的善恶对立和英雄主义,传统神话中的父子对立情节,现代社会中共和民主与独裁专制的对抗,挥舞光剑的武士和美丽勇敢的公主,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外星人、机器人与航天器,使得这个星际幻想故事更像是一段当代神话,然而神话都是基于现实的产物,卢卡斯在《星球大战》中所展示的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又是从哪里来呢?

跟许多成长在上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孩子一样,伴随他成长的是黑白电视和超级英雄、卡通动画,如果不是一场车祸,年轻的他还沉浸在飙车的速度快感里,而这些在后来《星战》的创作中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于南加州大学电影系毕业的卢卡斯,在1973年导演了带有自传色彩的《美国风情画》并大获成功,此后他有了更大的计划,他开始回想自己童年时期的那些幻想,审视过去30年影响过自己的流行文化,并将其转化成一段太空传奇,其中1974年的《飞侠哥顿》(Flesh Gordon)也对《星战》电影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除此之外,《星球大战》也同时混合了大量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元素,包括绝地武士的名称(Jedi)、绝地大师欧比旺·肯诺比(Obi-Wan Kenobi),都是从日文发音而来,而绝地武士的服装也是东方服饰。卢卡斯毫不讳言影片参考了黑泽明1958年的电影《战国英豪》,在片头与片尾也是模仿该片,其中开场字幕自下往上地爬升,特殊的俯视视角和消失在远处的方式,成为《星球大战》富有标志性的开场。

《星球大战》中有太多东西都让当时观众感到震撼和耳目一新,甚至究竟这部电影该如何归类,影迷和影评也是众说纷纭,乔治·卢卡斯曾拿《星战》跟多种不同的类型相比,包括意大利西部片、剑与魔法传奇、《2001:太空漫游》(1968)、《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乃至007系列电影……审视过去的作品,你会发现,这部太空幻想片几乎是那个时代流行文化的巨型综合体。

此外,《星球大战》也创造出自己的文化,其中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原力”(The Force),欧比旺曾说,“原力无所不在,让整座银河系紧密相系”,原力具有有光明与黑暗面,光明面以绝地武士团为代表,黑暗西斯帝国则信奉黑暗面,片中的台词“愿原力与你同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是象征道别与祝福的用语,而因为“May the Force”与“May the Fourth”(5月4日)的谐音,还衍生出了5月4日的“星战日”。

[战绩篇]前六部有多牛?全部都在影史票房前一百名

按面世时间和故事内容来讲,《星球大战》系列是倒叙结构,乔治·卢卡斯在1977年推出《星球大战IV:曙光乍现》,接着拍摄《星球大战V:帝国反击战》、《星球大战VI:绝地归来》。事隔16年后,补完了前传《星球大战I:魅影危机》、《星球大战II:克隆人的进攻》、《星球大战III:西斯的复仇》。许多星战迷认为第四、五、六集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展现出的创意、美学和想像力,均远胜于后来的前传三部曲,尽管评价各有落差,但6集部部卖座,总票房高达43.8亿美元。

1977年推出的首部《星球大战》其实是整个系列故事的第四集,讲述韩·索罗救出莉亚公主的经历,耗资1100万美元拍摄,全美票房4.7亿美元,经过通货膨胀计算,位居美国影史上最卖座影片第二位,全球票房7.7亿。这部开创《星战》热潮的电影获得10项奥斯卡提名,并一举夺得最佳特效、艺术指导等7项大奖。

1980年的《帝国反击战》是系列第五部,路克·天行者成为绝地武士,逐渐揭开身世之谜。这是三部曲中公认最有力的一部,父与子之间、善与恶之间、过去与外来之间的终极决战都非常震撼。影片耗资1800万美元拍摄,全球票房5.3亿美元,获奥斯卡最佳音效和特别成就奖。1983年的《绝地归来》是系列第六部也是完结篇,耗资3200万美元拍摄,全球票房5.7亿,同样获得奥斯卡特殊成就奖。这两集中,卢卡斯不再担任导演,而是亲自编剧和监制,将导筒分别交给尔文·克许纳和理查德·马昆德。

卢卡斯在睽违16年后重启《星战》,亲自执导了从1999年开启的《星球大战:魅影危机》,重新登场的首部曲是系列开宗明义第一章,和《曙光乍现》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技术突破,耗资1.15亿美元拍摄,全球票房突破9.24亿美元。2002年《星球大战II:克隆人的进攻》,成年安纳金帅气登场,欧比旺发现克隆人大军,耗资1.15亿美元拍摄,全球吸金6.4亿美元。到2005年《星球大战III:西斯的复仇》,安纳金受原力黑暗面诱惑,变成半人半机器的黑武士达斯维达,剧情接上《曙光乍现》,影片耗资1.13亿美元拍摄,全球票房8.4亿美元。

星战系列六部集集卖座,培养出遍布全宇宙的庞大粉丝团。不过有人对后来拍摄的三部前传并不感冒,认为除了绚丽的服装与声光效果外,故事内容过于简单甚至肤浅。但不能忘记的是,卢卡斯回归的初衷就是想为12岁的孩子们拍摄电影,某种程度上前传三部曲可以说是给85后的礼物,是《绝地归来》之后出生的一代人在大银幕上首次接触《星球大战》的时刻。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新启动的J·J·艾布拉姆斯执导的《星球大战》三部曲除了拍给粉丝看,同样也是给错过了00年代《星战前传》的年轻人。

[影响篇]“星球大战”影响了谁?今天的所有科幻片

《星球大战》所造成的广泛影响,又是另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主题,有很多导演、特效技术人员、设计师等都会告诉你,他们的电影梦,就是从《星球大战》开始的。这个群体中包括许多显赫的名字,包括执导《魔戒》三部曲的彼得·杰克逊、执导《阿波罗13》的朗·霍华德等等,詹姆斯·卡梅隆当年23岁,他曾说:“看《星球大战》让我惊喜得要尿裤子。我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天哪!谁做的?我告诉自己:我也要拍这样的电影!我就这样辞去了卡车司机的工作。”影片对卢卡斯的同辈乃至前辈导演的创作也产生了影响,包括了当年31岁的斯皮尔伯格和当年40岁的雷德利·斯科特。

《星球大战》问世之后,几乎每一部大成本特效电影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尽管它不是电影史上的第一个三部曲电影,但它的大获成功改变了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和发行方式,确立了今日商业大片常见的三部曲模式。从技术层面讲,星球大战的视觉科技远胜当年所有的电影拍摄,星战迷们可以给你数出各种视觉经典段落,包括三部曲中一场丛林中的追逐战,堪称开创影史先河。卢卡斯为拍摄《星球大战》而成立的工业光魔特效公司(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简称ILM),已经获得过15次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28座奥斯卡技术贡献成就奖和无法计数的其他奖项。

再具体一点来说,从视觉风格层面上,“老旧宇宙”(即让科技与未来的环境看起来更真实、肮脏、经过长年使用)就是《星球大战》的原创,从《银翼杀手》和《疯狂的麦克斯》等等1980年代初期的科幻电影,到更近的《机器人瓦力》等,几乎每一部都延续了这种风格。角色上来讲,莉亚公主影响到此后大量科幻片中的女性形象,远到《终结者》近至《饥饿游戏》。贯穿6集R2-D2和C-3PO作为最具性格特质的机器人同样影响深远,《飞出个未来》的Bender或是《银河系漫游指南》的马文身上都有他们的影子,不要忘了韩·索罗的合作搭档丘巴卡,类似的角色还有《银河护卫队》的树人格鲁特……

至于这六部电影与无法估量的衍生作品,是如何对一代又一代的星战迷,进而改变很多人的生命轨迹,又是要另一本厚厚的书才能说完的话题。星战的许多形象和台词都已经深入流行文化中,因此很多时候即便是不了解《星战》的人,也会因为文化传播的原因与其产生接触。比如达斯·维德(安纳金·天行者)对卢克·天行者揭露惊人事实时那句:“我是你的父亲。”早前就被印在某品牌T恤上大卖,很多人甚至不了解这句话的背景,仅仅是因为觉得将“我是你爸”穿在身上好玩而买下T恤,成为无意中与星战文化相触碰的案例。

30多年来,《星球大战》所创造的收益超过400亿美元,很多收益来自那些极度死忠的追随者,包括收藏家、Cosplay团体、机器人爱好者、光剑爱好者等。最近的《星战7》衍生产品球型机器人BB-8俨然已经成为全球爆款,分析师称《星战7》衍生品会让整个美国玩具业走向10年以来最好的一个季度,预测将在2015年的最后四个月销售20亿美元。

卢卡斯承认,大家现在所谈到的《星球大战》当中,他顶多只负责三分之一,“在这个《星球大战》电影世界,也就是电影娱乐、电视剧集的部分,我是父亲,这是我的作品。接着我们有了商品授权团体,他们负责游戏、玩具、其他那些东西等等,我称之为儿子,儿子想做什么大致都可以去做。接着又有了第三个团体,就是博主和粉丝等等,他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他曾说自己只要担心“父亲”的世界就好,而随着他将《星战》卖给迪士尼,随着J·J·艾布拉姆斯扛下新时代的大期,《星战》世界无疑又将开拓新的宇宙疆土。可与预见,《星战》的热潮还将延续。

愿原力与你同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